往期回顾
|
视频
小画种农民画家
人物:陈建纯
身份:小画种农民画家
时间:2018年12月18日
他做过农民,也打过工,在同安市民群众眼里,他又是一位“农民画家”。数十年来,他痴迷于具有浓厚乡土气息、富有地域特征的绘画创作,即使在最艰难的岁月,他也从未放弃追梦的信念。他名叫陈建纯,同安仅存不多的农民画画家之一。
早上9点,陈建纯来到位于同安影视城里的同安农民画创作展示交流中心,开始他痴迷的具有浓厚乡土气息、富有地域特征的农民画创作。陈建纯,60岁,同安本地人。从上世纪90年代初,陈建纯就开始创作农民画了。陈建纯从小就爱好美术,一直在坚持绘画,后来有一次偶然机会接触到同安农民画。就这样,陈建纯开始了自己的农民画生涯,一画就是二十几年,从未间断。虽然只有五十多幅作品,但每幅作品,常常要耗上几个月的时间。
作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同安农民画发轫于20世纪50年代,至20世纪60年代形成规模,一度在中国现代民间绘画艺术领域占据重要地位,它不仅是同安民间民俗文化的一个品牌,也是同安对外文化艺术交流的一张名片。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同安农民画不可避免遇到了瓶颈,种种问题模糊了同安农民画的发展方向。可喜的是,同安区依托同安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对同安农民画进行市场化运作,利用同安优势旅游资源,在景区、宾馆、文化活动中植入同安农民画的元素,目前已取得初步成效。去年元旦,同安在影视城设立了同安农民画创作展示交流中心,为同安农民画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创作、展示、交流和传承的基地。
走进陈建纯的工作室,立马被满墙的农民画吸引住。陈建纯绘画题材大部分来自生活经历和体验,因为之前住在海边,对大海有熟悉的亲切感,海边捕鱼、红砖古厝、惠安女劳作是陈建纯作品的几大突出元素。同安农民画多用大红大绿,这对经过专业美术学习的人来说是不敢轻易尝试的。然而,同安农民画就是这么画了,以其艳丽的色彩,夸张的造型,自由的线条,随性的创作吸引着人们的注意。因此,世界艺术之林里有同安农民画一席之地。
10点半,陈建纯在工作室里,用调色盘调色,这是每天必做的事情。此前,陈建纯并不是全职的画家,为了生计,他在建筑、餐饮等行业都做过,为了养家糊口,每天都要从早忙到晚。对他来说,只能利用空闲余时间来练习画画,而唯一可以画画的时间就只有晚上,一直画到凌晨两三点。有时灵感爆发,一画便是整个通宵,然后第二天照常去上班。
陈建纯正在创作一幅关于海边孩童乘船钓鱼的画作,他运用夸张的造型来塑造船,用自由的线条勾勒孩子们的动作,炙热的太阳下海水被晒成了金黄色,孩子们扭曲的动作更显得钓鱼的快乐,这样的创作均源于陈建纯儿时的记忆。现实的经济压力并没有浇熄陈建纯对农民画的热情,而后,不论生活如何艰辛,陈建纯都不曾放弃过创作。多年的绘画实践,让他总结出了“以情造型、以情用色”的创作经验。
午休过后,一有闲暇时间,陈建纯就会到同安农民画创作展示交流中心的展厅里走一走,看看自己和其他农民画家当年画过的画,回想当时的灵感和构想。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同安农民画不可避免遇到了瓶颈。画家队伍新老交替导致同安农民画的传承出现断层,市场经济的冲击使许多农民画创作者被迫转行,城镇化步伐的加快让农民画创作和生存的环境急剧改变,不同的审美观使人们对农民画的创作方向议论纷纷莫衷一是,种种问题模糊了同安农民画的发展方向。
同安农民画创作展示交流中心就位于同安影视城内,因此,来影视城的游客经常会来到这里参观。下午三点,三名游客进入展厅,陈建纯热情地向他们介绍起同安农民画。陈建纯说,经常有旅游团会来这参观,只要他有空,都会耐心地和他们讲解,希望能让更多人了解并参与同安农民画的创作中来。
创作的灵感来源于生活,有空的时间,陈建纯就会拿着手机到处走走看看,将自己看到的画面用手机拍下来,这些画面随时可以激发他创作的灵感。陈建纯曾经坐着船沿着丙州大桥,用手机拍下两岸的风景、劳作的渔民、行走的路人,而后根据照片,创作出十几米长的画卷。
今年,陈建纯先后参加海峡两岸旅游文化交流活动、2018年艺术厦门国际博览会和2018新教育国际高峰论坛等活动,和农民画家同仁一起在活动现场创作并展示同安农民画,用色彩斑斓和夸张线条记录下了广大群众对时代的感受,展现出浓厚的地方生活色彩和深远的中华传统文化。陈建纯说,农民画以更好的姿态展现在社会各界人士面前,人们对此赞不绝口,作为一个并不新颖的画种,它让各界人士觉得别具一格,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农民画的创作队伍当中来,这跟前辈和后辈同仁的努力分不开。
目前,在同安,农民画画家只剩下六七位,其中年纪最大的也已经八十几岁了。为了让农民画可以传承下去,陈建纯常常利用假期开设夏令营,组织各行各业的作画爱好者一起参加。今年初夏,陈建纯和农民画家何文亮、柯登科等同仁组织夏令营农民画培训班的同学,在金光湖用画笔在簸箕上写生农民画,帮助青少年学生进一步认识、了解同安农民画,促进农民画的传承延续。此外,5月份近千人的亲子家庭聚集厦门方特参加绘画活动,创下“最多人在簸箕上同绘一个形象”的吉尼斯纪录,这是农民画与动漫的结合,这新奇有趣的绘画方式及五彩缤纷的卡通形象引来大批游客驻足观赏。陈建纯说,同安农民画需要有年轻人加入其中,让它有办法重新焕发生机。他希望这项厦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真正得到保护和传承成为同安的一张“不过期”的文化名片。
刷新
暂停刷新
本期责任编辑:
晏凤利、马庆伟、沈伟彬、金肖、张林
鸣谢:同安农民画创作交流中心
报料电话:
5506192[8:30-00:30]
5506191[8:00-18:00]
往期回顾
更多>>
第二百五十九期
"步道管家"守护游客安全
第二百五十八期
笔迹学专家以字育人
第二百五十七期
闽菜大师让闽菜"走出去"
网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