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钢索”的心脏医生

人物:叶涛

身份:心内科副主任医师

时间:2016年11月17日

一根比针尖还细的导丝,经由手腕或大腿的血管,慢慢深入到心脏表面的血管,疏通淤塞部分,让病人的心脏重新恢复活力,这就是心脏介入手术。医生做这项手术,好比走钢索,从接到病人的那一刻起,每一步都不容丝毫差池。作为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厦门市心脏中心)心内科的一线医生,叶涛每天都在这样的“钢索”上行走着。
  • 一大早,叶涛就来到办公室,换上白大褂,准备开始一天的工作。叶涛,陕西汉中人,2005年进入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厦门市心脏中心(工作,目前是心内科的副主任医师。心内科被称为是距离死亡最近的一个科室,因为心血管疾病发病突然且十分凶猛,病患随时会有生命危险。心内科医生做心脏介入手术,好比走钢索,从接到病人的那一刻起,每一步都不容丝毫差池。作为心内科的一线医生,叶涛每天都在这样的“钢索”上行走着。
  • 到了交班的时间,紧张忙碌也就此开始。心内科办公室里站满了医生和护士,气氛安静,大家表情严肃,仔细聆听,生怕漏记任何细节。这时候,医生护士都要交接前一夜的病患情况,如果前一夜有收治病情较为复杂的新病人,他们还要到病床前再详细交接。叶涛认真地听完护士的交接汇报,并询问了一些病人的情况。接下来,如何救治病人成为医生们的重点交流内容,叶涛会利用交班时间和其他医生进行讨论。
  • 交接过后,心内科的医生们开始分组查房。叶涛拉着装有病历本的小车,带着自己的组员,来到病床前逐一详细询问病人的最新状况。“昨晚您睡得如何?吃过药后还会心绞痛吗?”在了解病人的病情和状态后,叶涛会根据实际情况重新下医嘱。
  • 病房里,叶涛正在询问患者的病情,语言平缓,认真耐心。这样真诚的交流方式,得到了很多病患的认可。
  • 查完房后,叶涛经常会利用短暂的时间,对年轻的医务人员进行相应的业务指导,召集他们一起分析病情,并商讨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 一结束指导,叶涛就接到了电话,一路小跑来到门诊大厅。此时的门诊大厅还有不少病人。 最近刚刚进入秋冬季节,天气时冷时热,心脏方面疾病高发,等候看医生的人几乎挤满了整个门诊大厅。
  • 前来看门诊是一名女大学生,自称“感觉心脏要跳出来了”。经过心电图检查,叶涛发现她室性心动过速,存在风险较高的心律失常,可与室颤及猝死相关。叶涛详细询问了她的生活状况,初步怀疑可能与长期服用减肥药有关系,建议她留院观察。
  • 一位老先生今早特意地从漳州赶过来,等了一段时间,就是为了找叶涛复诊。之前,老先生曾患危重的心肌缺血病,心肌坏死,心肌功能很差,经过手术后才挽回生命。叶涛看了他的体检报告单,欣喜地发现他心肌功能恢复,身体也完全康复,对他表示祝贺。由于老先生年纪较大,想要当面多问几句才放心,叶涛就一直面带微笑,耐心地向他解释病情。
  • 看完上午的门诊号后,叶涛接到会诊的通知,需要马上赶往其他的科室进行会诊。他拿上会诊单,顾不上吃午饭,等待电梯立马就走。心内科医生是“会诊大户”,平时除了负责本科室的病人,还得参与会诊。血压高的大龄病人在心脏方面多少都会有点问题,这些需要心内科医生的协查,因此叶涛参与会诊是家常便饭。
  • 会诊过后,叶涛又马不停蹄来到心脏及血管介入手术室,准备一台手术。手术前,叶涛换上手术服,穿上重达20多斤的铅衣,他说这是为了防止长期接触X光所带来的伤害。然而,这样经常性的负重,让叶涛和他的同事或多或少都患有腰间盘突出、颈椎病等问题。
  • 这名病患感觉胸闷胸痛已有一年多的时间了,有时候就觉得好像有一块大石头压在胸腔之上,呼吸变得困难,但是一直没有到医院做检查。为了彻底查明原因,叶涛选择为他做心脏冠状动脉造影。
  • 终于到了吃饭时间,由于饭点已过,叶涛和同事们只能简单吃下盒饭,这也是工作半天以来大家最放松的一刻。利用午饭时间,医生们有时会就一些病人的病情做简短的讨论交流。叶涛边吃饭边向我们介绍,11月20日是全国心梗救治日,之所以将“心梗救治日”定在11月20日,就是希望公众牢记心梗急救的两个“120”:及时拨打120急救电话,把握黄金救治120分钟。
  • 在下一台手术之前,叶涛利用少有的间隙时间,躺在沙发上小憩。叶涛的同事告诉我们,叶涛被誉为心血管病医院的“铁人”,有连续工作72小时的经历。曾经有一次,医院接连收治6位需急诊手术的心肌梗死病患。从早到晚,叶涛身披厚重的铅衣不停忙碌,还没来得及脱下,便又接着上手术台。叶涛施展及时果断的专业急救,最终将病患们从鬼门关前拉回,全部转危为安。
  • 在手术之前,叶涛和同事们开展术前讨论,研究每一个细节,确保手术精确无误。去年,曾有一名男子呼吸困难且持续不缓解,被120送到医院后,家属却犹豫不决是否要手术。而男子的病情急转直下,突然出现心室颤动的状况,浑身抽搐,丧失意识。叶涛和同事们立即采取电击除颤,同时给予药物控制心律失常。终于在38次电击除颤后,病患恢复了心率。随即,叶涛和同事们为他手术植入一枚支架,打通了血管,挽救了他的生命。
  • 手术台上躺着的是一名77岁的老人,她心脏的三条主要血管都堵塞了,其中一条已经完全堵死。9日晚上老人就因为心肌梗死被送到医院,当时叶涛也参与了抢救,化解了她的生命危险。这会叶涛正在对老人进行心脏介入手术。这样的手术是用一根比针尖还细的导丝,经由手腕或大腿的血管,慢慢深入心脏表面的血管,疏通淤塞部分,让病人的心脏重新恢复活力。一连串的动作必须小心翼翼,一气呵成,不能有任何失误,因此这也被业内称为“走钢索”。
  • 一整个下午,叶涛不停地进出手术室,用一台台手术挽救一个个生命。今天注定又是没日没夜地工作,因为今晚他还要负责夜间急诊值班。而周末注定也不能好好休息,他要赶赴龙岩参加一个学术研讨会。他说,自己一直牢记恩师的嘱咐——医生的经验与技术来自于病人,是病人用痛苦甚至生命换来的,医生应当感谢他们。秉持这样的理念,叶涛总是急病人所急,想患者所想,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给患者提供最大的帮助。“只有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才能力争让每个病人付出最小的花费,达到最佳的疗效。”

本期责任编辑:

晏凤利、马庆伟、刘学佳、黄伟斌

鸣谢单位: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

报料电话:5506192[8:30-00:30]
5506191[8:00-18:00]

网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