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心公益科普的"救心人"

    人物:林晨晖

    身份:厦门救心圈志愿服务中心创始人

    时间:2022年10月23日

    在厦门,有这样一个看起来呆萌、脾气却有点暴躁的“大头娃娃”,每周末都会出现在公园、景区和闹市街头等人流较多的地方,现场传授急救知识。其实,“大头娃娃”并不是一个人,而是来自厦门救心圈志愿服务中心的志愿者们。作为该团队的创始人,多年来,林晨晖坚持“救心”,通过多种形式的公益科普,让更多人掌握“救命技能”。
    • 上午九点,林晨晖来到厦门救心圈志愿者服务中心。换上透气的手术衣后,他准备开始一天的工作。林晨晖,85后,厦门人,厦门救心圈志愿服务中心创始人。2011年,林晨晖从福建医科大学毕业后,成为一名心内科的主治医生。在医院里,他看到过太多心脏骤停患者因救治不及时告别人世的案例,这让他心里很不是滋味。2017年,林晨晖从新闻上得知,厦门有一名医生在运动时因心梗发作,未能成功抢救而猝死。这件事让他颇为震惊,也促使他和同伴下定决心推进自动体外除颤器(AED)在厦门的铺设与普及,用于抢救心脏骤停病人,减少可能发生的悲剧。2018年,林晨晖从医院辞职,全身心投入一手创办的“救心圈”,专注心肺复苏等急救知识的科普。
    • 林晨晖召集团队成员一起观看上一期视频的成片,探讨视频是否有需要修改之处。2018年,林晨晖从医院辞职,全身心投入一手创办的“救心圈”,专注心肺复苏等急救知识的科普。服务内容包括赛事保障、急救培训、急救知识宣传等。目前,团队规模也从最初的7名医生,逐步扩大到30余名医生、1000多名志愿者。
    • 十点,林晨晖开始撰写视频脚本。平时,林晨晖会结合生活实际、新闻热点等,提前一周开始策划选题。最近,他从一部电影中受到了启发,打算做一期关于止痛药的科普视频。团队初创之时,林晨晖留意到,社会上关于心肺复苏等急救知识的科普有不少,但多是“说教式”的知识输出,普及效果并不理想。如何让急救知识变得有趣,让更多人真正掌握急救知识?林晨晖另辟蹊径,他开始尝试拍摄奇趣搞怪的视频,并在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发布,以风趣幽默的演示来宣传急救知识。
    • 据统计,中国每天至少有1500人因为心脏骤停去世。对于突发心脏骤停的患者,在急救中有“黄金4分钟”的说法。在这4分钟里,患者如果能被及时发现并正确救治,可以大大提高存活率。平时,林晨晖会不定期对学员进行培训,教他们如何正确使用AED,让掌握必要的急救知识,在关键时刻可以派上用场。“首先,要轻拍患者的肩部,并在耳边大声呼喊患者的名字,如果没有回应,就可以判断其意识丧失。 这时候,就要开展我们的急救……”林晨晖现场为记者一步步进行教学指导:打开电源,接上电线,按照机器上的示意图将两个电极片贴到右胸上方和左胸下方,按下按钮进行电击。“电击过程中,配合心肺按压和人工呼吸……”
    • 事实上,“救心圈”自成立以来,真的从死神手里抢回了五条生命。就在前几日,救心圈团队成员小刘前往深圳,在当地的体育馆恰好遇到一位男子心梗发作。见此情景,她立马冲上前,用自己学过的急救知识给这名男子做心肺复苏。在她的带动下,路人也一起帮忙,工作人员还拿来了AED,现场上演一场惊心动魄的“生命接力”。他们的共同努力,成功挽救了一条性命,避免了悲剧的发生。“我们的团队和科普真的救了人,这种成就感无可比拟。”林晨晖说。
    • 下午三点,林晨晖和团队的另一位成员一起布置拍摄现场、调试设备,准备下午的视频拍摄工作。“在急救知识普及的过程中,我们更致力于医学的人文关怀和民众科学素养的建立。”林晨晖说。因此,在每期的视频中,他注重引导观众去关注医学和生命的另一面,让更多人学习医学知识。每周,“救心圈”都会发表一期科普视频,从文案的构思,分镜头脚本的撰写,出镜解说等,林晨晖都经过不断的修正和完善。
    • “大家好,我是林医生。”面对着镜头,林晨晖侃侃而谈。止痛药有哪些类型?止痛药的起源以及背后的制药公司……他用观众熟悉的幽默语气认真讲解着。从公立医院的医生到专职公益志愿者,林晨晖也经历了一定的心理落差。在医院当医生时,被需要感是很强的,而从事公益科普,则会遇到各种不解、猜疑的眼光,所幸他和小伙伴坚持下来,理解和支持的人也变得越来越多。这也让他愈发笃定,要继续当好公益志愿者,为更多人带去帮助。
    • 拍摄完成后,林晨晖查看视频的拍摄效果。根据拍摄情况,他会及时调整拍摄的角度和灯光,让视频得以呈现出更好的效果。除了身份转换带来的差距,收入上的巨大落差,也给林晨晖带来了不小的考验。一直以来,救心圈坚持公益科普,收入主要来自开展急救培训,少部分单位联系开展培训时也会主动为讲师提供课时费。除此之外,团队的发展更多依靠志愿者的捐赠以及林晨晖个人的“自掏腰包”。尽管如此,林晨晖依然十分乐观,因为,生命无价,值得坚守。
    • 除了掌握急救知识,急救设施的配备的普及也是挽救生命的重要一环。在医院之外的公共场所增配AED,能够为抢救病人争取时间。而在厦门,AED的普及还远远不够。因此,除了科普,林晨晖也积极推进AED在厦门的普及及铺设。林晨晖与弘爱医院开展合作,策划了铺设AED以及建立应急救护的预案对接AED,公益捐赠80台AED设备布设在包括厦门健康步道、厦门市植物园、BRT沿线等人流密集的公共场所。
    • 为了让这些AED设备真正发挥作用,每个月,林晨晖会在人流密集的公共场所举办两场“救心集市”,带领“救心圈”的成员们现场普及AED的使用。林晨晖希望,未来,AED设备在厦门的覆盖率能够进一步提升。为此,他将努力推动更多爱心机构捐赠、设置AED,进一步丰富公益科普的形式和内容,让更多人掌握急救技能,为生命兜起一张“安全网”。

    本期责任编辑:

    赖旭华、马庆伟、连芊、李奕佳

    报料电话:5506192[8:30-00:30]
    5506191[8:00-18:00]

    网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