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峡雄鹰”
人物:任杰
身份:东海第二救助飞行队绞车手
时间:2016年3月30日
- 无论多大的风浪,对他们来说,险情就是命令,一旦有船只遇险,将立即出发解救;直面危难,正视生死,是他们都要经历的;“把生的希望送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是他们在面临险情时,所表现出的大无畏救捞精神。他们是海上救捞人,他们的日常行动常常和“惊心动魄”相伴,他们被称为“海峡雄鹰”。
- 一大早,任杰进入位于高崎机场T4候机楼附近的交通运输部东海第二救助飞行队执勤楼,开始一天的训练和工作。交通运输部东海第二救助飞行队,成立于2004年8月成立,担负着北起霞浦、台山列岛,南至汕头海域的海上人命、环境、财产救助以及国家重大专项保障任务。任杰,1985年8月出生,河北承德人,2009年从海军陆战队两栖侦查队退役,2010年进入东海第二救助飞行队工作,目前担任绞车手一职。
- 按照计划,今天将要进行海上飞行救助训练,参加的机组人员包括机长、副驾驶员、绞车手和救生员各一名。机长召集机组人员开展航前协调会。机长通报了飞行空域的风速、风向、气温、能见度等天气状况,并告知机组人员此次飞行的目的和要点。
- 过完安检后,我们跟随着任杰来到位于机场停机坪旁的装备室。穿好救生衣、拿上安全头盔……任杰和机组成员们有条不紊地整理好飞行救助训练所需的穿戴装备。
- 对于海上救助而言,绞车手是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角色。如果说机长是人体的大脑,那绞车手就是眼睛。机长通过眼睛的观察,来及时调整飞行的角度。绞车手既要通过绞车钢索将救生员从直升机吊运至目标区域,又要与机长保持及时联系,保证飞机能够平稳飞行,利于救助的开展。因此,在每次飞行之前,任杰都要和机长及副驾驶做充分的沟通。
- 登上直升机,任杰就配合机长开始检查绞车钢索是否正常运作。这联系着直升机和救生员的安全,如果处理不好,钢索缠到障碍物,就有可能把直升机拖入大海,造成机毁人亡的惨剧。可以说,在实施海上救助时,绞车手既是遇险人员的救星,更是直升机的守护神。
- 所有检查工作都完成并确认无误后,直升机起飞了!作为绞车手的任杰就担任起后舱管理者的角色,不断地观察飞机周围的情况,不时地通过对讲机和机长、救生员交流,同时还不忘监控后舱,以确保后舱所有人员的安全。
- 当直升机接近目标位置,任杰打开机舱门,紧盯四周,向机组、救生员发出飞机移动的指令。平时上午训练,主要是为了提高机组的合作协调能力和各自岗位的熟练程度,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岗位分工,而且必须要按规定操作一步一步完成。
- 到达目标区域后,救生员江博准备出舱。每次出舱前,绞车手都会认真检查救生员的穿戴设备,确保万无一失后,做出手势,示意救生员可以出舱。在任杰的帮助下,江博顺利出舱。
- 真正的救援,可不像电影演的那样轻松,救生员与绞车手的配合是救援的关键。如何顺利吊运需要不断训练,不断磨合,两人才能做到心领神会。救生员江博出舱后,任杰在机上一直观察他下降的速度和位置,确保其能够安全降落在搜救船上。只听“啪”的一声,救生员江博稳稳地落在甲板上。随后,记者也体验了一把直升机吊运。在离开机舱的那一瞬间,似乎每个方向的风都打在身上,虽然带着耳机,但螺旋桨发出的巨大轰鸣声裹着风声,震得记者耳膜生疼,浑身上下只有一种无奈的失控感,只能紧紧拽着钢索,随风飘荡,直到落在甲板上才找回了踏实的感觉。
- 救生员吊运训练顺利完成,机组将继续进行直升机的着舰的训练。直升机一点一点地靠近搜救船只,“目标,3点钟,右后方无障碍物。”“右3,速度保持。”“右1,稳定。”任杰通过对讲机向机长做出提示。几分钟后,直升机便稳稳地停在搜救船上了。
- 顺利着舰后,经过简单调整,直升机再次起飞。任杰在机上接收到了救生员江博发出的信号,一场空中悬停解救船只甲板被困人员模拟训练就此开始。
- 经过2个小时的飞行训练,直升机返航回到高崎机场停机坪,任杰同机组人员收拾好训练装备,一起走下飞机。
- 回到装备室内,机组人员开了一个飞行小结会。机长点评了今天的飞行救助训练情况,指出了一些存在的问题,提醒机组人员在今后的训练和救助中注意事项。
- 应我们要求,任杰带着我们来到荣誉室,一起了解东海第二救助飞行队的光辉历史。期间,任杰也和我们聊起了此前参与的几次救助行动。2011年12月的一天,任杰和同事完成飞行救助训练,在返航经过五缘湾的途中,发现一艘小木船发生翻扣,一对父子在海里漂荡,急待救援。在没有下水装备的情况,任杰充当救生员,两次出舱,轮流将这对渔民父子从海中救起。从发现到救起,任杰和他的同事用时不到10分钟。2015年4月26日,漳州市云霄乌山风景区1名驴友摔伤,伤情严重,无法脱困。任杰和同事接到救助任务,从厦门基地迅速起飞,赶赴出事地点。由于出事地点山峰海拔1100米,山与山之间相距较近,机组只能在160英尺高度悬停,进行救援作业。这对救助直升机尤其是救生员来说,所面临的危险比平时大上好几倍。通过和蓝天救援队的合作,任杰成功将伤员吊运进舱,首次完成山地救援任务。
- 由于平时的救助行动对身体素质的要求极高,在业余时间,任杰都会保持一定的体能训练,经常跑步、游泳、吊单杠、打羽毛球。此外,任杰还告诉我们,飞行队每周都会安排体检,以确保队员们以最佳的身体状态,投入到平时的训练和救助行动当中。
- 在进入东海第二救助飞行队的几年来,任杰工作出色,先后获得2012年交通运输部救捞系统救捞标兵、2013年漳州市海上搜救先进个人、2014年厦门交通运输系统优秀共产党员、2015年交通运输部救捞系统先进个人等荣誉。正是这样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训练,包括任杰在内的东海第二救助飞行队队员们才能成功地完成每一次任务,让海上遇险的生命可以得到延续。自2004年8月成立以来,交通运输东海第二救助飞行队共累计救助飞行时间1165时41分,执行各类救助任务335起,成功救助遇险人员237人,为保障台湾海峡和福建沿海海上形势平稳贡献出不可或缺的力量。本期《厦门人的一天》到此结束,让我们一起为这群“海峡雄鹰”的辛勤付出点个赞,下期不见不散。
本期责任编辑:
晏凤利、马庆伟、刘学佳、黄伟斌
鸣谢单位:交通运输部东海第二救助飞行队
报料电话:5506192[8:30-00:30]
5506191[8:0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