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冬天”清凉夏天

    人物:林卫强

    身份:工业制冰人

    时间:2021年8月15日

    炎炎夏日,空调是最必不可少的降温神器。然而,停电或在室外时,就需要大大的冰块来降温去暑。它们是怎么做出来的呢?让我们一起走近工业制冰人林卫强,一探究竟。
    • 早上8点,林卫强来到位于海沧区囷瑶村毛穴广社的义洪冰业,开始了一天的制冰工作。经过20个小时左右的凝结过程之后,林卫强开始对结成的冰块进行脱模处理。林卫强,厦门海沧人,1983年出生,步入社会时干的是开挖掘机的工作,后来也到过企业上班,目前从事工业制冰这个行业,已经有十五六个年头了。
    • 林卫强熟练地操控着机械,将一组装着12个块大冰块的模具从制冰池里转移到另一个池子进行脱模。不一会儿,大冰块们离开模具,一个个咕嘟咕嘟地冒出水面。这些大冰块都是前一天注水到模具进行制作的。林卫强说,过去制冰技术欠佳,机器性能较差,想要制冷成冰需要48小时的时间。从2015年工艺改革后,他们换了制冰的新技术,现在制冰一般只要20个小时,最快只需要17个小时就能制好。
    • 冰块脱模后,就要送进冰库进行冷藏。这时候,林卫强的妻子过来帮忙了,拿冰夹夹住冰块,然后拖动冰块前进。“打工是不可能打工了,这辈子都不可能打工了。”林卫强喜欢用这句曾经的网络红语调侃自己,他说自己学历不高,初中读完就没再读书了,因此他自己心里清楚,就算去打工也赚不到多少钱,只有创业才能改善自己的生活。
    • 待所有冰块都脱膜出具后,新的一轮制冰又开始了。林卫强按下按钮,机器开始运转起来,深井水被抽起,然后注入制冰模具,再慢慢起吊、入池。林卫强介绍,池内是盐水等,而池底有众多制冷管在工作。
    • 注水制冰结束后,林卫强也加入拖冰入库的工作。由于入库的路面都铺设了相对光滑的木板,摩擦力较小,因此拖动冰块可以靠滑动。和吃的冰棍截然不同,林卫强的公司制造出来的冰块是不可食用的。一块工业降温冰块长95厘米、宽17厘米、高40厘米,每块大概100斤重。
    • 冰库一扇15厘米厚的门,隔开了30多度的高温暑气和零下10℃的寒意。走进冰库,扑面而来的是冰冷的雾气。在冰库里,地上结了薄薄一层冰,制好的冰块被摆放在一个角落。林卫强表示,义洪冰业一天制冰量30吨,每月约为900吨,为此他的机器几乎是24小时运转。
    • 忙了一个早上,林卫强终于有时间喝口水,林卫强给自己和妻子都煮了薏米汤,专门用于祛湿。“天天出入冰库,湿气挺重的,喝一喝这个很有必要。”林卫强说。
    • 下午3点过后,林卫强陆续在手机上接到预订碎冰的订单,这些订单大多来自菜市场的菜贩子,他们买碎冰来给蔬菜降温保鲜。说到从事制冰行业最开始的想法,林卫强说主要源自于菜贩子们的需求,从地里摘下来的蔬菜,如果没有降温保鲜,高温天菜叶子很容易烂掉。
    • 妻子从冰库里将冰块拉出来,林卫强拿卷尺丈量冰块的尺寸,尺寸合格的就直接送货,不合格的就用作碎冰。林卫强制作出来的冰块,一般是送到工厂,用于车间降温;或者是送到婚宴,用于制冷风扇;还有的经过碎冰后送到菜市场,给蔬菜降温;而今年它们还有一个特别的去处,送去疫苗接种点给市民们降温……这些大冰块用武之地可多了,有的还需要用保温车辆专送。
    • 4点过后,林卫强和妻子叫上聘请的工人一起,开始分工碎冰和分装工作。林卫强负责夹冰块上碎冰机,妻子和工人负责将从碎冰机出来的冰装进袋子里。
    • 下午5点,林卫强和工人们将要送的货物全部装上货车,准备开始逐家逐户送货。在位于海沧新大街的海沧农贸市场,林卫强扛着冰袋,在菜贩子们中间穿梭,“大姐,这是你的冰,三条的量。”林卫强利索地将冰倒入菜贩子们的保温箱里。
    • 晚上7点,待所有的货都送完,林卫强和妻子坐在茶桌旁,盘点一天的订单。林卫强说,每年5月到9月是工业冰块的供应旺季节,接下来的8月中旬伏季休渔结束后则是用冰的高峰期。“虽然制冰的利润不高,之前投的机械投入,大概六七年才回本,但是呢,一家人为了一个事业一起打拼,感觉还是挺不错的。”林卫强说,希望未来越来越好,他们的小日子越活越幸福。

    本期责任编辑:

    晏凤利、马庆伟、沈伟彬、李伊琳

    鸣谢单位:义洪冰业

    报料电话:5506192[8:30-00:30]
    5506191[8:00-18:00]

    网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