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回顾
|
视频
湖北籍护士鹭岛抗疫记
人物:杨燕
身份:鼓浪屿医院护士
时间:2020年3月31日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鼓浪屿全岛上下一心,筑起疫情防控“防火墙”。作为岛上唯一的医院,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鼓浪屿医院的医护人员们迅速投身防疫抗疫工作,开创了群防群控、抵御病毒、全市首创的“鼓浪屿模式”。作为一名来自湖北的“新厦门人”,90后护士杨燕放弃归乡回家,坚守岗位,在鹭岛抗疫一线全力以赴,最大限度发挥自己的光和热。
上午七点多,杨燕早早登上了前往鼓浪屿的船。在短暂的坐船时间里,她一直盯着手机屏幕,浏览微信群里发来的信息。杨燕是湖北孝感人,却十分向往南方小城的温暖与美丽。2014年,大学毕业后的她,便选择了来厦工作。
八点,杨燕来到单位,开始了一天的工作。打开电脑整理前一天医院预检分诊、发热门诊、健康管理入户等数据,将其及时上报给院领导及上级部门。随后,她又打开办公系统查收邮件并汇报转发相关文件,了解今日鼓浪屿街道是否有涉“1”人员。(注:涉“1”人员指2周内有湖北(武汉)旅行史、居住史或途经湖北(武汉)及接触过来自湖北(武汉)的发热、伴急性呼吸道症状的患者)
大年初一,厦门发现一起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活动轨迹中就有鼓浪屿,其住过的某家庭旅馆污染区急需一名医疗专业人员,负责密切接触者的转运、体温监测,还须送衣送饭、生活污物处理等等。这时候,杨燕主动请缨,“我的家乡湖北目前正是疫情的‘重灾区’,身在厦门,我愿为抗击病毒贡献自己的力量。”穿着防护服,杨燕冲锋在抗疫一线。
上午九点,有商户前来办理健康证,杨燕放下手中的事务,核实相关的证件信息。杨燕是鼓浪屿医院的一名护士、同时也是健康管理师、办公室行政人员。身兼数职,是她和同事们一直以来的工作状态。工作量虽大,但杨燕恪守职责,尽心做好手头每一项工作。
作为健康管理师,杨燕定期开展健康教育,给生活在鼓浪屿里的居民提供更多医疗、公共卫生健康方面的保障。在疫情期间,杨燕和同事们走街串巷,免费向岛上居民发放医院采购的3000支体温计、以及抗疫宣传手册等。
此前,鼓浪屿医院联合鼓浪屿街道内厝社区和龙头社区开展“我的体温我知道”行动,杨燕便负责引导居民扫码加入由社区网格划分的微信群。每天,她定时在群里发送健康提示,督促居民们自行测量体温并上报数据。若有居民出现异常情况,她第一时间联系对方前往发热门诊进一步诊察。在杨燕和众人的共同努力之下,这种群防群控、抵御病毒“鼓浪屿模式”大大降低了交叉感染的风险。
中午,杨燕走出医院,前去给岛上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及孤寡老人送药。一位刚刚做好各项常规检查的老人从医院走出,两人打了个照面。杨燕主动咨询老人的病情,问起最近的血糖、血压等各项指标是否正常,并叮嘱他要平时要注意调养。在岛上工作了六年,杨燕与岛上居民的关系,如今已经亲如一家。而“家人”们的身体健康情况,她也时时放在心上。
下午三点,杨燕在办公室内整理各类防疫通知,并进行归类存档。除此之外,她还实时上报临时紧急数据及相关报表,做好文件及通知的上传及下达。杨燕说,文件传达必须及时和完整,否则会耽误中心乃至厦门整体的防控工作。因此,她的手机都是24小时待机,休息时间也不敢静音或关机,生怕错过消息而耽误了工作。
下午五点,杨燕收拾好血压测量仪、棉签等医疗用品,将其装入书包内,准备前往内厝澳,为独自居家的老人测量血压。在等电梯时,她提前给老人打了一通电话:“阿伯,我现在过去给您测量血压。”
鼓浪屿上没有代步工具,杨燕从单位走到内厝澳需要20分钟左右的时间。穿过一条逼仄的小路,她抵达老人家中。杨燕先是询问老人近来的血压数据情况,随后,她开始进行血压测量。
“今天的血压偏高了一点,要注意合理饮食。”杨燕叮嘱着。此外,她还教老人如何正确佩戴好口罩,言语中满是嘘寒问暖。多年来的悉心照料,老人对杨燕也十分关心。疫情发生初期,他甚至特意前往医院询问杨燕是否还留在厦门。事实上,杨燕原本已买好回去的机票,但疫情当前,在返乡回家和留守岗位二者之间权衡一番,她最终选择了留厦抗疫。
完成入户测量血压的工作后,杨燕与老人亲切告别。回去的路上,她遇到自己随访名单上的另一位“老朋友”。这位老人外出没有戴口罩,杨燕见状,上前再三叮嘱:“外出一定要戴好口罩,做好自身的防护工作。”直到对方应允,杨燕才放心离去。
结束了一天的工作后,杨燕来到码头,等待靠岸的轮船。天色渐渐暗了下来,随着人流,她踏上了回家的路。本期《厦门人的一天》到此结束,感谢您的关注,我们下期再会!
刷新
暂停刷新
本期责任编辑:
晏凤利、马庆伟、连芊、沈伟彬、金肖、张林
鸣谢单位: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鼓浪屿医院
报料电话:
5506192[8:30-00:30]
5506191[8:00-18:00]
往期回顾
更多>>
第二百五十九期
"步道管家"守护游客安全
第二百五十八期
笔迹学专家以字育人
第二百五十七期
闽菜大师让闽菜"走出去"
网友留言